一、澳門百年氣象站
世界氣象組織(WMO)執行理事會第72次屆會於9月30日決議,澳門氣象局的氹仔大潭山觀測站獲認可成為百年氣象站之一。
是次全球獲認可的台站共有94個 (包括中國的北京、蕪湖、青島、南京及齊齊哈爾),被認可為百年氣象站的台站必須符合一系列標準,其中包括觀測站至少是100年前建立的;澳門的氣象觀測自1901年開始,中間雖然因應社會變遷而需要遷移站點,但仍符合認可方包括觀測站的「運行時間超過百年以上」、「區域代表性」、「缺測期不超過10% (但不含戰爭和災害等影響) 」 、「觀測站搬遷沒有造成氣候特徵變化」 或「測量技術的改變均沒有造成顯著的氣候特徵變化」等9項嚴格要求。
【#澳門氣象觀察站搬遷史】
❶. 1901年12月29日 - 1904年 ︰
西望洋山聖堂附屬建築物 (海拔約55米)
❷. 1904年 - 1966年4月27日 ︰
東望洋山近山頂醫院 (海拔約65米)
❸. 1966年4月28日 - 1996年7月25日︰
大炮台山今澳門博物館 (海拔約57米)
❹. 1996年7月26日 - 至今︰
氹仔大潭山氣象局 (海拔約110米)
二、澳門風球歷史
1969-1972年實施的風球信號
🚩 一、已消失的 3A號風球
1969年4月19日至1973年3月24日期間,當大炮台已錄得強風程度的持續風力時,澳門氣象台會在三號風球旁再懸掛三號A風球。其表示風力平均時速加強,但仍未須使用較高之風訊符號。日間符號以藍色三角形旗;夜間符號為一盞藍燈。
按2020年影響澳門的強烈熱帶風暴浪卡為例,澳門氣象局一度發出八號風球,若按此風球信號標準,由於大炮台的風力一小時(60分鐘)最高平均風力只有約26km/h,最高只能發出三號風球,而未能發出三號A風球。儘管今年直至目前為止,所有吹襲本澳的風暴均引致氣象局發出三號或以上風球,但只有導致氣象局懸掛十號風球的颱風海高斯,才使大炮台的持續風力達到強風程度,如按當年標準亦只有海高斯才會使氣象台懸掛三號A風球。
🚩 二、已消失的5/6/7號風球
因市民經常誤解為風力的強弱 (如誤解5號風球威力弱於8號風球),氣象台在1973年3月24日起,將 5、6及 7號風球統一為8號風球,並分別更為8號西北、8號西南及8號東北風球。
按2020年影響澳門的強烈熱帶風暴浪卡為例,澳門氣象局曾發出八號東北風球,若按此風球信號標準,則為發出七號風球。
🚩 三、其他風球信號定義的不同
⚪ a). 一號風球
在1969年之前,一號風球只是表示有低氣壓或颱風可能影響本省*,但該股低氣壓或颱風距離澳門之程度是不可能預測它是否進襲澳門,倘在其他標識之後,改懸一號標識時,即表示熱帶低氣壓或颱風已離開澳門,但可能轉變方向,再影響本省。在1969年4月19日起,才將一號風球定義為風暴中心集中在澳門400海里* (即約740公里) 之內。後再將一號風球的警戒範圍由400海里更改為800公里。
按2020年影響澳門的強烈熱帶風暴浪卡為例,澳門氣象局在10月11日晚上10時發出一號風球,當時浪卡集結在澳門東南約770公里。若按此風球信號標準,發出一號風球需略為押後至10月12日午夜,浪卡進入澳門740公里範圍內時才可發出。
⚫ b). 九/十號風球
在2000年以前,每當氣象台發出九或十號風球,均會在大炮台山上鳴炮或嗚放電笛。
以2020年影響澳門的颱風海高斯為例,若按此風球信號標準,海高斯在懸掛九號風球時,大炮台即連續鳴笛約2分鐘;而在懸掛十號風球時,大炮台即連續鳴笛約3分鐘,並隔2分鐘,再嗚笛兩次。
* 註譯︰
1. 表格中的「中央炮台」指大炮台
2. 1海里等於1.852公里
3. 「本省」代表葡萄牙海外省,省會澳門市,在1955-1976年期間實行。
(表格內容引用自澳門百業)
本文於2020年10月25日作出最後更新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參與討論或與我們聯繫,可前往本站的
>>Facebook專頁︰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cau-Buses-Transport-Weather-Information-Station-226345480709603/
>>新浪微博︰http://www.weibo.com/mobtw
本篇文章參與討論的方式︰可複製本篇文章的連結,前往本站的Facebook專頁上的搜尋器中貼上連結搜尋,即可參與本篇文章的討論。